星特朗起源美国,建立于上世纪50年代,一向以制造天文望远镜为主业,而且行业认可度较高。例如,CPC 925登入国际空间站执行NASA任务,用于地球表面的检测和成像;CPC 11 HD望远镜曾服务于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.霍金。然而,星特朗的发展历程比较坎坷,自1972年起,星特朗和米德仪器长期处于竞争状态,在2003年几乎被对手吞并,而在2005年被台湾公司信达光电科技收购。如今,星特朗的东家是浙江舜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,旗下多数产品已经国产化。
星特朗以往的双筒望远镜主打低端款式,百元级款式扎堆出现,当中包括博越、原野X、探索二代、凌越、慧眼、天神等10多个系列,在用作观星、观鸟的入门玩家里,普及度较高。在这些入门系列中,价位在300元以下的探索二代、慧眼系列用的是BK7棱镜材质,光线的折射率较低,视野边缘比较暗,其余在300到900元价位的系列则采用BAK4棱镜材质,折射率高,基本实现从视野中心到边缘的光线全反射。
近年来,星特朗在中端市场上投入了一定精力,效果可观,平均每年都有一两款产品入选Best Binoculars Reviews的年度榜单:2012到2013年是Granite(钻石)系列8×42和9×33这两种型号,2014年是Trailseeker(远景)8×42,2015年有两款入选,分别是Echelon 20×70和Landscout(侦察兵)10×50。
相对于入门款,这类中端系列在镜片和镀膜方面做了优化,例如Granite(钻石)系列采用ED(超低色散)镜片,能让视野图像保持清晰的同时,更显锐利,而且带有一定程度的色彩校正,而Trailseeker(远景)使用相位膜和电介质膜,光学品质有所提升,避免色散现象的出现。此外,在镜身用料上,中端系列大多采用更为轻巧的镁合金材质,充氮防水,比不少聚碳酸酯全包覆的入门级机身要坚实、耐用。
值得一提的是,星特朗中端系列的价格比较亲民,在1100到4300元不等,而且大部分型号在国内电商平台都可轻松找到,而Echelon系列机型则相对少见,售价700到800美元,需要海淘购买。